2021年01月28日 星期四 |
| |
德阳位于川西平原北部,南靠成都,北接绵阳,东壤遂宁,西邻阿坝。198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地级市。全市幅员面积5954平方公里,人口376万,辖旌阳区、广汉市、绵竹市、什邡市、中江县、罗江县六个县(市、区),是改革开放后在成都平原崛起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。 "及兹险阻尽,始喜原野阔",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《鹿头山》一诗中对德阳的恰好概述。德阳属都江堰灌区,气候温和,土地肥沃,雨量充沛,是四川省粮、油、棉、猪、蚕、菸的重要生产基地,素有"天府粮仓"之称。地下矿藏丰富,已探明的矿藏有30多种,特别是磷矿、煤矿、石灰矿、硫磷铝锶矿和浅层天然气等储量可观,其中磷矿属全国五大磷矿之一。动植物种类繁多,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、水杉、秃杉和二、三级连香树、樟叶槭等,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、川金丝猴、扭角羚、云豹等。 德阳历史悠久,属巴蜀文化发祥地之一,人文景观量多质优。广汉"三星堆"的发掘,展现了光辉灿烂的古蜀文化,改写了巴蜀文明史。德阳孔庙建筑精美,是我国保存完好的四大孔庙之一。庞统祠、落凤坡、诸葛双忠祠、张任墓等三国遗址以及碧波荡漾的旌湖和雕艺精湛的"东方魂"石刻艺术墙,令人流连往返。 德阳区位优势明显,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。宝成铁路、达成铁路、成绵高速公路贯穿全境,已建成以市区为中心,以县(市、区)高等级水泥路为骨架,市、县、乡公路纵横交错、四通八达的环型公路网络。全市等级公路比重、路面铺装率、好路率等各项指标均名列全省前茅,基本实现了管养公路标美化和乡乡镇镇通水泥路或油路化。邮电通讯发展迅速,已建成移动通讯网、程控电话网、无线寻呼网、市话网和地球卫星站等现代通讯网络。能源供应充足,变电总容量205万千伏安,年售电量26亿千瓦时。境内天然气开发初具规模,年供气量4亿立方米以上。 建市以来,德阳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深化改革,扩大开放,艰苦创业,全市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。1983年到1999年,全市GDP从16.65亿元增加到243.45亿元,经济总量位居西部地区城市第九位。财政收入由1.99亿元增加到27.93亿元,城市职工人均工资性收入从762元增加到8052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61元增加到2329元。产业结构由"一、二、三"模式向"二、三、一"格局转变,实现了由农业经济为主转为工业经济为主的升级。 德阳始终坚持"大开放促大发展"的方针,不断扩大开放领域,着力强化招商引资,建有德阳高科技产业园区、八角工业园区、天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等6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,基础设施完善配套,产业优势逐渐突出,涌现出鼎天科技园区、八角汽车城、四川服装城等一批产业基地。作为"成德绵"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重要一级,德阳正致力于高新技术的引进和发展。德阳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,与6个国外城市结为友好城市,国内友好城市达21个。 德阳是西部开发的一片热土,是加快发展的一块良壤。我们将坚定不移地以"跨越式发展"为主题,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,以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,以观念创新、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,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、外向型经济战略、科教兴市战略、城市化战略、可持续发展战略,大力推进工业化、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,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,把我市建设成城乡一体化的新兴产业强市。新世纪任重道远,西部开发催人奋进。德阳人民满怀激情,充满信心,正以只争朝夕的气慨,迈着坚定而豪迈的步伐,肩负跨世纪的历史责任,努力推进二次创业,再铸德阳新辉煌。 德阳市是1983年在老县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。当时城区内仅有东、西两条街道,遍布全城是陈旧的瓦房,没有公园等设施。到1999年底,城市人口已达31万,建成区面积为25.78平方千米,绿化覆盖率为30.46%,城市道路的里程已有164千米,城市道路面积已达225.3万平方米。 如今走进德阳,迎面而来的是宽度达50米的长江路、泰山路、华山路、岷江路、凯江路等主要城市干道所构成的城市交通网络,顺着干道进入市中心,几家大型现代商城相峙而立,为德阳这座工业城市注入了浓浓的商业氛围;新建成的体育馆、体育场已成功地举办了全国性运动会和多场大型文艺演出。德阳艺术墙----德阳文化的瑰宝、传统文化遗产与现代艺术的绝妙结合;刚刚建成的岷江路大桥,是德阳几千年历史文化内涵的集中表现;珠江路水闸的建成,除有防洪蓄水能力外,水闸的外型精美的广告灯箱装饰,为城市增添了靓色,更加体现了时代风貌。这就是德阳,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奏响的建设乐章,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为德阳经济腾飞托起了一条成功的跑道。 |
网站合作 | 广告服务 | 关于我们 | 诚聘英才 | 版权声明 | 联系我们 Copyright © 2008-2020 成都门户网 www.cdmhw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 |